惊!Pi币狂泻,老年投资者血本无归,安稳晚年梦碎...
2025年2月20日,加密货币领域上演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大戏,Pi币正式上线交易。这本该是无数Pi币持有者翘首以盼的财富盛宴,然而现实却无比残酷,上线即崩盘的走势,让数百万怀揣着“暴富梦”的人美梦破碎,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?
一、精心打造的“造富神话”,实则是陷阱
Pi币诞生于斯坦福实验室,最初凭借“手机挖矿零成本”的诱人说辞,在中国市场迅速走红。这个项目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,注册用户高达1070万,其中65岁以上群体占比竟然达到42%。在他们眼中,Pi币就像是改变命运的“金钥匙”。
许多人把参与Pi币挖矿当成了生活中的重要事项,就像经营线下社群一样,在微信群里每日打卡“挖矿”。一些人甚至像钻研学术著作一样研读Pi币白皮书,满心期待着财富降临。在河北的一个三线城市,58岁的李阿姨凭借对Pi币的“热情”,组建了300人的“Pi币致富联盟”。她通过售卖所谓的《三天精通区块链》教程,每月轻松赚取过万收入。而广东佛山的张大爷更是深陷其中,不惜抵押养老房,豪掷12万元购买“超级节点搭建服务”,满心以为能借此实现财富自由。
项目方对人性的把控堪称“精准”,设计了一系列别有用心的机制:
每日签到机制:就像游戏中的日常任务一样,让用户养成每日参与的习惯,增加用户粘性,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对项目产生依赖。
邀请返利制度:打着推荐奖励的幌子,构建起类似传销的裂变模式。用户为了获取更多利益,不断拉亲朋好友入局,使得参与人数呈指数级增长。
定期“主网延迟”公告:时不时发布主网延迟上线的消息,制造出一种稀缺和神秘的氛围,让用户产生焦虑感,生怕错过主网上线后的财富机遇,从而更加坚定地留在项目中。
虚构利好消息:编造“美国央行收购”等无中生有的利好传闻,给用户描绘出一幅美好的未来图景,维持用户对Pi币的期待,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投入时间和精力。
但实际上,这一切不过是项目方设下的圈套,所谓的“财富共识”,不过是诱导用户入局的幌子,背后藏着的是骗取用户钱财的险恶用心。
二、交E所里的疯狂24小时,从云端跌入谷底
Pi币在交E所上线后的走势堪称“过山车”。当OKX交E所的K线图开始跳动,一场充满戏剧性的行情拉开帷幕。
开盘瞬间,Pi币价格如同火箭般冲高至20.93元。这一消息瞬间在各个Pi币社群中炸开了锅,深圳的一个Pi币群里,群主兴奋不已,当即宣布预定三亚庆功宴,仿佛财富已经唾手可得。然而,好景不长,首笔百万美元的卖单突然砸盘,Pi币价格瞬间跳水至4.3元。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群里的成员们措手不及,有人发出质疑:“是不是显示错误?”但很快,残酷的现实打破了他们的幻想。

在价格跳水后,交E所出现了诡异的横盘走势。一些所谓的“技术分析派”开始活跃起来,他们大肆鼓吹“庄家洗盘论”,试图安抚恐慌的用户。但随着价格跌破5元的心理关口,市场彻底陷入了恐慌。某维权群里,一位成员晒出了医院急诊单,称自己因受不了刺激心脏病发作。最终,Pi币价格暴跌,交易量骤降90%,曾经热闹非凡的各大Pi币群瞬间陷入死寂。
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项目方设计的“映射机制”。Pi币总供应量高达1000亿,可实际流通量仅1.88亿,这意味着97%的“持币者”只能看着账户里的数字干着急,根本无法变现。就好比画了一张满汉全席的大饼,却只让你闻闻香味,根本吃不到嘴里。
三、部分交E所的抵制,揭开Pi币真面目
Pi币其实早被中国警方重点监控,它就是一个传销骗局。一些交E所保持了清醒的头脑,拒绝大规模上线Pi币。就连欧易这样的大平台,在面对Pi币时也小心翼翼,不敢对国内用户全部开放。
Bybit交E所的CEO在X平台上晒出了衡阳警方2023年发布的Pi币诈骗预警文件,将这场闹剧推向了高潮。这位在外汇市场也曾饱受维权困扰的CEO直言:“我们宁愿放弃千万交易手续费,也不想再看到大爷大妈举着‘还我养老钱’的横幅堵门。”
从衡阳市公安局发布的警情来看,Pi币相关诈骗案例屡见不鲜。2023年5月30日,包某经朋友介绍下载“Pi币”APP,好在被女儿及时报警劝阻;5月28日,双塘街道一位老人在手机上投资Pi币,还上传了手持身份证的照片,导致个人信息泄露;5月22日,高某的公公经朋友介绍投资Pi币APP平台,最后才发现是诈骗。
不法分子利用“免费”“低门槛”“推荐返利”等诱饵,吸引贪图小利的群众,尤其是老年人群体。他们先给受害者一些小甜头,赠送少量“Pi币”,然后诱导他们拉人头扩大群体,进而倒卖用户个人信息,骗取钱财。
四、重蹈覆辙:那些年的空气币骗局
Pi币的崩盘并非个例,它的走势与加密市场中许多经典骗局如出一辙。
ICP币的暴跌之路:2021年,风光无限登陆币安的Internet Computer(ICP),开盘价高达2831美元,可随后却一路暴跌至2.8美元,跌幅高达99.9%,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。
FCoin交E所的资金盘骗局:FCoin曾是交易挖矿的鼻祖,巅峰时期日赚700BTC,看似风光无限。但最终却演变成一场涉及20亿元的资金盘骗局,随着团队关键人员失联,系统和数据受损,众多用户的资金打了水漂。
PlusToken传销大案:PlusToken打着区块链的旗号,行传销之实,涉案金额超过200亿元。即便到现在,仍有一些执迷不悟的信徒在等待它“王者归来”,可那不过是他们的幻想罢了。
这些案例都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:在加密市场中,当一个币种被广泛讨论,连菜市场大妈都参与其中时,往往就是收割的前奏。
五、Pi币崩盘带来的深刻教训
Pi币这场闹剧,给所有参与加密货币投资的人敲响了警钟,让我们从中吸取以下教训:
警惕零成本陷阱:看似免费的东西,往往隐藏着巨大的代价。Pi币用户耗费了六年的时间成本,这六年足以在正常的投资市场中完成三次牛熊周期转换。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,没有免费的午餐,零成本往往意味着高风险。
认清代币经济学本质:那些宣称“总量恒定必然升值”的项目,大多是在故意忽略基本的供需规律。在市场中,供需关系才是决定价格的关键因素,单纯依靠总量恒定并不能保证代币的价值提升。
看穿技术噱头:真正有价值的区块链创新往往是低调务实的。那些动不动就强调“革命性突破”的项目,反而可能暗藏玄机。投资者要学会透过项目的宣传噱头,看清其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本质。
在这场Pi币引发的集体狂热中,许多人痛苦地意识到,他们不是在投资未来,而是在为别人的奢华生活买单。当市场的“音乐”停止,那些拿着毫无价值的“空气筹码”的人,注定无处可依。
这场Pi币闹剧或许会成为加密货币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随着行业头部机构开始抵制问题项目,投资者也逐渐学会理性投资,用钱包为真正有价值的项目投票,区块链行业有望从野蛮生长走向理性成熟。但对于那些在这场闹剧中失去养老钱的大爷大妈们来说,这个代价实在太过沉重,他们不仅损失了金钱,还失去了对数字时代的信任。
Pi币开盘价20.93元,一路狂泻至4.3元,近乎暴跌4倍。这场暴跌让无数人财富梦碎,其中有大量被忽悠入局的老年人,他们辛苦积攒的积蓄打了水漂,如今血本无归,余生的安稳都被这场金融骗局碾碎 。
标签:Pi币
评论列表
惊!Pi币狂泻,老年投资者血本无归,安稳晚年梦碎...
2025年2月20日,加密货币领域上演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大戏,Pi币正式上线交易。这本该是无数Pi币持有者翘首以盼的财富盛宴,然而现实却无比残酷,上线即崩盘的走势,让数百万怀揣着暴富梦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