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诈防骗网

反诈防骗网

年后招工季,高薪招聘诈骗,怎么引导你入局?

反诈工作室

年后招工季,高薪招聘诈骗,怎么引导你入局?...

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,一份高薪工作无疑极具吸引力。然而,不法分子正是利用求职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急切的求职心理,精心布局“高薪招聘诈骗”陷阱,让无数怀揣梦想的人遭受经济损失甚至身心伤害。了解这些诈骗套路,已然成为我们守护自身财产安全、迈向理想职业道路的必备技能。

一、“糖衣炮弹”的伪装:虚假招聘信息的投放

诈骗分子深谙互联网传播之道,他们会在各大知名招聘网站、社交平台、求职 APP 等广泛撒网,发布极具诱惑性的招聘启事。这些信息往往打着知名企业、热门新兴行业的旗号,岗位涵盖金融分析师、高级程序员、海外贸易专员等听起来高大上且薪资丰厚的职位,月薪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,还承诺丰厚的年终奖金、福利待遇,诸如五险一金齐全、带薪年假超长、定期出国培训等,全方位击中求职者对理想工作的渴望痛点。

为了增加可信度,他们甚至盗用正规公司的营业执照、办公环境照片,伪造详细的公司简介、企业文化,一切都仿造得有模有样,让求职者难辨真伪。有些诈骗团伙还会花钱购买招聘平台的置顶推广服务,确保虚假信息能在海量岗位中脱颖而出,第一时间映入求职者眼帘。

二、步步为营的“钓鱼”流程

简历筛选与初步沟通:

一旦求职者投递简历,诈骗分子便迅速以“招聘专员”的身份登场,热情洋溢地与求职者取得联系,告知其简历已通过初步筛选,对求职者的学历、经验等一通夸赞,极大地满足求职者的虚荣心,同时营造出公司求贤若渴的氛围。他们会通过电话、即时通讯工具详细询问求职者的个人情况,看似正规的面试前沟通,实则是在收集更多可用于诈骗的信息,如家庭经济状况、是否有急迫的资金需求等。

面试“套路”:

当求职者满心欢喜准备面试时,诈骗分子会给出各种看似合理却暗藏玄机的面试方式。有的要求求职者下载指定的视频会议软件进行远程面试,在面试过程中,通过技术手段窃取求职者电脑或手机中的个人数据,如银行账户信息、身份证照片等;还有的以“公司机密性强,需先进行保密培训”为由,发送带有恶意软件的链接或文档,一旦求职者点击打开,设备就会被远程控制,个人隐私瞬间暴露无遗。更有甚者,直接约求职者在偏远、隐蔽的地点进行面对面面试,实则是为后续的人身控制做准备。

入职“前戏”:

巧立名目收费:如果求职者幸运地“通过”面试,诈骗分子便开始图穷匕见,抛出各种收费名目,美其名曰“入职手续费”“服装费”“培训费”“保证金”等,声称这些费用在入职后会全额退还或从工资中扣除,让求职者误以为只是例行公事的前期投入。为了让骗局更逼真,他们还会提供所谓的“正规收据”“合同”,但这些文件毫无法律效力,只是废纸一张。

“工作”假象与深度套牢:

缴纳费用后,求职者满心期待开启高薪职业生涯,诈骗分子会象征性地布置一些简单任务,如抄写资料、网上搜集信息等,让求职者误以为已经正式入职。然而,随着时间推移,当求职者要求发放工资或进一步了解工作安排时,诈骗分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拖延,如“财务流程审核中”“项目款未到账”等,直至彻底失联,求职者才恍然大悟,发现自己陷入了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,不仅工作没了着落,之前缴纳的费用也打了水漂。

三、典型案例剖析

案例一:“海外高薪务工”陷阱

出来打拼的小王,一直渴望能出国闯荡,多挣些钱改善家人生活。偶然在某社交平台看到一则“海外高薪建筑工人招聘”启事,招聘信息显示月薪高达 3 万人民币,包吃包住,还有往返机票补贴,工作地点在东南亚某国的大型基建项目工地。小王心动不已,立即投递简历。

很快,自称是招聘公司“HR”的人联系上他,简单沟通后安排了视频面试。面试过程中,对方对小王的身体素质、建筑技能等进行询问,表现出极大的满意。随后告知小王已被录取,但需要缴纳 1 万元的“出国劳务中介费”以及 5000 元的“海外务工培训资料费”,承诺缴费后一周内就能办好签证、安排出发。

小王东拼西凑凑齐了钱转给对方,之后收到一些所谓的“培训资料”,都是网上随处可见的建筑安全常识文档。等了近一个月,出国的事却杳无音信,当小王再次联系“HR”时,发现对方已将自己拉黑,他才意识到被骗。而像小王这样怀揣出国淘金梦被骗的人,在当地还有数十位,他们的积蓄大多被骗得一干二净,有的还因此背上债务。

案例二:“金融高薪岗”骗局

刚毕业的金融专业大学生小张,目标明确要进入金融行业大展拳脚。在某知名招聘网站看到一家“国际金融投资集团”招聘“初级投资顾问”,岗位描述中提到底薪 8000 元起,加上丰厚的业绩提成,年收入可达数十万元,还有机会接触国际顶级投资项目。

小张投递简历后顺利通过“初筛”,进入远程面试环节。面试中,对方要求小张下载一款名为“金融通”的 APP 进行线上答题测试,小张下载安装后,发现该 APP 竟在后台悄悄获取他手机的通讯录、短信等权限。完成测试后,小张又被告知需参加为期一周的线上岗前培训,培训费用 3000 元,由公司先行垫付,入职后从工资中扣除,但需小张提供银行卡账号作为“培训费用代扣协议”绑定。

小张不疑有他,将银行卡信息提供后,当天晚上就收到银行短信提示,账户内的 5000 元生活费被全部转走。小张惊慌失措地联系“公司”,却发现电话无人接听,APP 也无法登录,此时他才明白自己陷入了诈骗团伙精心设计的金融招聘骗局。

四、防范高薪招聘诈骗的“硬核”指南

求职渠道甄别:

尽量选择正规、知名的招聘平台,大型企业的官方网站、当地政府举办的招聘会等可靠渠道求职。对于那些在社交群组、不明来历的小网站发布的招聘信息,尤其是信息中存在错别字、语法错误、联系方式异常简单(仅有手机号或 QQ 号,无公司固定电话)的,要高度警惕,切勿轻易投递简历。

信息核实:

收到招聘邀约后,务必对招聘公司进行全方位核实。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公司注册信息,包括注册资本、经营范围、经营状态、是否有行政处罚记录等;拨打当地 12333 劳动保障热线咨询该公司是否有劳动纠纷投诉;还可以直接联系公司官方客服电话,询问是否有该招聘岗位正在招聘,核实“招聘专员”身份真伪。

面试警惕:

如果是远程面试,提前检查面试软件的安全性,不随意开启摄像头、麦克风、文件共享等功能权限,避免个人信息泄露;若是面对面面试,尽量选择在白天、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,如咖啡馆、写字楼大堂等,并告知家人朋友面试地点、时间及对接人联系方式。面试过程中,如发现公司办公环境简陋、人员流动异常、面试官提问涉及个人隐私且与工作无关(如询问银行卡密码、信用卡额度等),应果断终止面试并离开。

拒绝缴费:

正规公司招聘绝不会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费用,一旦遇到要求缴纳“入职费”“培训费”“保证金”等情况,无论对方给出何种诱人理由,都要坚决拒绝,不要被看似正规的合同、收据迷惑,因为这些在诈骗情境下毫无法律保障。

及时止损与举报:

一旦发现自己可能陷入高薪招聘诈骗,如缴费后对方失联、工作安排异常拖延等,要第一时间报警,并尽可能收集保留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、招聘信息截图等证据,协助警方破案。同时,向招聘平台、社交平台举报虚假信息发布者,防止更多人上当受骗。

在求职路上,我们都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,而高薪招聘诈骗却如同一颗颗隐藏的“暗雷”,随时可能炸毁我们的梦想。唯有练就一双“火眼金睛”,熟知诈骗套路,时刻保持警惕,才能在求职的荆棘丛中避开陷阱,顺利抵达理想的职业彼岸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用智慧和行动让诈骗分子无处遁形,开启属于自己的光明职业新征程,书写奋斗与成功的新篇章。

标签:招聘骗局

发布评论 2条评论)

  • Refresh code

评论列表

2025-02-17

年后招工季,高薪招聘诈骗,怎么引导你入局?...

2025-02-17

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,一份高薪工作无疑极具吸引力。然而,不法分子正是利用求职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急切的求职心理,精心布局高薪招聘诈骗陷阱,让无数怀揣梦想的人遭受经济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