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诈防骗网

反诈防骗网

没钱没存款,骗子能骗我啥?这5个血泪案例告诉你真相!

佚名

没钱没存款,骗子能骗我啥?这5个血泪案例告诉你真相!...

你以为自己"一穷二白",骗子就懒得搭理你?大错特错!

骗子从不嫌你穷,他们盯上的可能是你的"未来钱"——网贷额度、你的隐私信息,甚至你的感情和尊严!

2025年,诈骗手段再升级,"零存款"人群反而成了骗子的重点目标。今天,我们通过5个真实案例,揭开"没钱也要防诈"的残酷真相。

案例1:冒充监管机构骗取网贷认证金

时间:2025年1月|地点:云南昆明|损失:险些被骗3.4万元

昆明市民张先生因急需资金周转,在网上点击了一则"低息快速贷款"广告,填写个人信息后,收到自称"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"的通知,称其账户因信息不符被冻结,需缴纳3.42万元认证金才能解冻。对方要求他提交身份证、银行卡照片及手持身份证照片,并威胁"不转账将面临法律责任"。

所幸张先生咨询邮储银行工作人员,工作人员小王敏锐识别出诈骗套路,安抚其情绪并联系金融监管部门核实,确认此为虚假贷款骗局。最终张先生未转账,避免了损失。诈骗核心在于利用伪造的监管文件制造恐慌,诱导受害人泄露个人信息并转账

案例2:出借银行卡成诈骗"帮凶"

时间:2025年1月|地点:山东东阿|损失:涉案流水17万元

李某某因征信不良,轻信朋友圈"黑户可贷款"广告,添加"信贷咨询小王"后,对方以"刷流水提升信用"为由,要求她邮寄银行卡、手机卡及登录密码。李某某照做后,其银行卡被用于洗钱,涉案金额达17万元,本人非法获利4000元。

东阿警方调查发现,诈骗团伙利用李某某的银行卡转移赃款,她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被行政处罚。此案警示:所谓"包装资质""刷流水"均为诈骗话术,出借银行卡可能沦为犯罪工具

案例3:虚假贷款平台诱导提供银行卡

时间:2025年4月|地点:湖北咸宁|损失:涉案20万元

孟某因网贷逾期,通过网络广告联系"某某花"平台,客服以"验证还款能力"为由,要求其提供银行卡及支付密码。孟某明知风险仍配合,结果其账户被用于接收某企业22万元诈骗资金。

咸宁法院认定孟某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,判处拘役5个月。关键套路:以"零抵押秒放款"为诱饵,骗取银行卡信息用于洗钱

案例4:App盗取个人信息用于非法网贷

时间:2024年3月|地点:江西抚州|损失:超百万条信息泄露

小林接到"网贷平台客服"电话,称需更新信息,诱导下载某App并填写个人信息、进行人脸识别。该App实为木马程序,窃取其通讯录、短信、定位等数据,最终被陈某团伙以每条0.1元的价格卖给网贷公司,非法获利43.4万元。

抚州警方破获此案后,陈某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刑3年6个月。此案揭示:诈骗分子通过伪造App收集信息,用于精准网贷诈骗或黑产交易

案例5:冒用身份"被贷款"骗局

时间:2024年5月|地点:辽宁某高校|损失:6000元

学生小赵收到银行短信显示入账6000元,随后一名"大姐"联系称转错账,请求退还。小赵转账后,半个月后接到网贷平台催款电话,称其申请了15天短期贷款。

警方调查发现,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小赵信息,冒用其名义贷款并伪造"转错账"陷阱。关键点:网贷资金打入受害人账户后,以"退款"名义骗取资金,受害人需自行还款

为什么"没钱"也会被骗?

透支未来:骗子诱导你网贷、套现信用卡,让你"负债累累"。

贩卖隐私:身份证号、银行卡信息可被用于洗钱或二次诈骗。

精神控制:裸聊、冒充亲人等套路,击溃心理防线。

防诈指南:守住你的"隐形财产"

绝不共享屏幕:客服、公检法都不会要求屏幕共享!

验证码=最后防线:打死不说!打死不填!

安装反诈APP:如国家反诈中心、腾讯"金盾",拦截木马和诈骗电话

骗子不会因为你穷而放过你,反而会利用你的焦虑、孤独或无知,挖更深的坑。

记住:防诈不是"有钱人"的专利,而是每个人的生存技能!

转发这篇文章,让更多人远离陷阱!

标签:

发布评论 2条评论)

  • Refresh code

评论列表

2025-04-30

没钱没存款,骗子能骗我啥?这5个血泪案例告诉你真相!...

2025-04-30

你以为自己"一穷二白",骗子就懒得搭理你?大错特错! 骗子从不嫌你穷,他们盯上的可能是你的"未来钱"——网贷额度、你的隐私信息,甚至你的感情和尊严! 2025年,诈骗手段再升级,"零存款...